登录遇到问题
Q:长时间接收不到验证码怎么办?
A:您可以拨打我们的客服热线400-183-1832进行语音辅助
没找到相关问题?点此联系客服
选择国家地区
指南者留学logo
指南者留学
选校/定位/规划 必备工具
打开App
GPA 90,雅思7,从民办独立学院逆袭港科大的申请总结
指南者留学 季筱奕 2022年04月18日
阅读量:1325
收录于合集

学员背景

W同学

本科背景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金融
GPA:90.41 雅思:7
录取学校(2022年秋季入学)
香港科技大学 公共政策
申请时间:2021.12.17
面试通知:2022.03.09
面试参加:2022.03.17
录取时间:2022.04.01

 

一、心有留学梦


我是来自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的一名学生,修读金融学。大一下学期的某一天,我决定要出国留学。在这个想法得到家里的全力支持后,我开始了自己的“求学之旅”。

我知道申请国外院校或是香港地区的院校,需要有较好的成绩与均分,而我作为独立学院的学生,在申请时没有任何优势,如果成绩不好,更是没有希望。因此我从大一到大三都尽量争取每一门课都拿到高分。三年下来,我连续五次位列专业第一,六次获优秀学生奖学金,加权平均分达到90.4分。在大三那年我获得了国家奖学金、福建省“向上向善育人工程”基金奖学金、校级中国银行奖学金,也成为了同级生中第一个获评在校生最高荣誉“嘉庚之星”的学生。大四上学期,我成为了学校建校以来第一位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荣誉称号的学生。

此外,我一直都对英语学习充满兴趣,也热爱英语演讲。大一那年误打误撞加入校英语演讲队,开始了和英语演讲“相爱相杀”的日子。从第一次校赛失利拿倒数第二名,再走到全国总决赛二等奖,这一路十分不易。还记得有许多个日夜我在宿舍阳台的半身镜前一遍又一遍地练习演讲,舍友告诉我在某个夜里,我睡觉时嘴里甚至还嘀咕着英语单词。

周围有人问我,为什么不选择考研,而是想出国留学或是到香港读研究生。其实我也不是没想过要在国内考研,可是我想考研这条路并不那么适合我。我经常会告诉朋友:“我没勇气去考研。”其次,我想去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感受不同的文化,换一个新的环境读书、学习。当然,我心里也清楚申请留学也并非一件易事,但相比考研,留学或许为我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二、偶遇“指南者”


从大一开始,我就接触了许多留学中介机构。在和指南者留学签下合约前,我找过两家中介帮我作申请服务。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我短暂地萌生了在国内考研的想法,决定放弃出国留学,便与第一个机构终止了合约。后来经历一番思想斗争,还是憧憬出国,或者去香港修读研究生课程,于是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第二个中介。

第二个中介服务态度很好,沟通得也很顺畅,相关申请材料也能比较快地撰写,可申请结果并不如意。申请了四所英国的学校,接二连三被拒绝。我觉得失去了希望,一度怀疑自己是否真的那么差劲。但我并不甘心,于是在复盘的过程中发现,递交上去的文书似乎并没有非常契合所申请的专业,而且每份文书主题内容几乎一致,只有最后一两段有些许不同。

在我不如意之时,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位老师向我介绍了指南者留学。一开始抱着犹豫与怀疑,但在经过一番调查和了解后,我认为指南者或许能带来转机,于是很快就签约了。

我的选校老师是Grace,她根据我的意愿为我选择了4所香港的学校共7个专业。帮我网申的是陆老师,她当时晚上11点多还在帮我填写网申信息,完成一所又一所学校的申请。当然,并不是在网申结束后,我就失去了指南者的音讯。Grace和陆老师常常会关心我的申请情况,也会提醒我时不时检查邮箱看是否有香港院校方来的邮件。我不敢说指南者留学是最好的留学机构,但一定是在用心服务学生的机构。

我仍记得11月23日那个下午,我坐车前往指南者厦门分公司时心中焦虑的心情。老师们为我服务的付出,也都历历在目。感谢她们,让我看到了新的希望。

 

三、跨申这一路...


我本科修读的是金融学专业,但其实我对金融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不过我也不讨厌这个专业。在申请英国的院校时,我选择的几乎全都是经济、金融相关的专业,但我似乎从来没有认真想过“我是不是真的想读金融?金融适合我吗?”这些问题。

在择校定专业时,我想起了一位专业课老师对我说过的话:“去做自己想做的事,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专业更加重要。”Grace老师也曾问我,愿不愿意申请社科类专业。于是我决定申请香港地区的学校时,不再选择经济、金融类专业,我开始了解社科类有哪些专业,就业导向是怎样的。在详细具体的了解后,我决定申请公共政策、社会学、社会政策这三个方向的专业。

事实上,我对公共政策、社会政策与社会现象有很大的兴趣,我经常会在网络上浏览一些相关的内容或是报道,我也想要去学习了解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并学习如何对一项政策进行评估检验与优化。在香港各个学校的专业官网进行调查研究后,香港科技大学的公共政策硕士项目成为了我的第一目标,因为该项目不限制本科背景,为期两年也能让我更加全面、深入地学习公共政策。

我也担心自己独立学院的出身根本就无法过材料审查关,在对自己进行了评估后,我又觉得或许还是可以尝试申请,因为我的均分相对较高,雅思7分也满足了最低入学要求(6.5分)。我在大二时也做过有关国际金融危机、金融政策、绿色税收与坏境保护等方面的调查研究,或许这能成为我跨申时的亮点。

当时在申请英国时,我就在文书这件事上栽了跟头,我不希望重蹈覆辙,于是不断思考如何让自己的经历与港科大的MPP项目更加匹配。港科大的MPP项目有两个分支,一个分支是科技与创新方向,而另一个分支是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我想起自己在大二修读《财政学》时撰写了一篇有关中国绿色税收现状的文章,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于是,我有了以下文书撰写思路:在研究中国绿色税收现状时,我对中国与西方的环保政策、中西方绿色税收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在调查、分析研究的过程中对环境保护政策产生了浓厚兴趣,而港科大的MPP项目开设了许多有关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课程,我能够通过这类课程进一步对环保政策与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


四、面试获offer


12月中旬,我递交了港科大MPP项目的申请,可在3月前一直毫无音讯,我一度以为已经被“默拒”,慢慢失去了对这个项目的期待。但3月7日,我在撰写毕业论文时,手机突然弹出一条邮件通知,发件人为“MPP HKUST”,我马上打开邮件查看,港科大的MPP项目邀请我参加入学面试,我好像一下子看到希望了,马上告诉了Grace和陆老师后便开始准备面试。

早在2月份时,我参加过港科大MPP项目的线上宣讲会,其中有一位教授提及“虽然有的学生不是来自顶尖高校,但在面试的过程中表现得很好,取得了很高的分数,最终被录取。”我认为面试十分重要,因为单纯通过电子版的申请材料,招生官没办法完全评估你是一个怎么样的学生,通过面试招生官从多个维度进行考察,才能判定申请者是否适合修读所申专业。

3月17日是面试的日子,我被安排在9点45分进行面试。那天我很早就起床,一遍又一遍地在镜子前模拟自我介绍。面试开始后,整个过程都非常顺利,一开始先是工作人员核对我的身份,接着邀请我进入面试会议室,有2位教授对我进行面试。

面试官问我的问题不多,我一度以为是我回答得不够好,或是面试官对我不感兴趣。面试完后我有些沮丧,同时抱有一丝希望,因为我在面试过程中,回答完一个问题后教授对我说了“Good.”,我认为这是一个积极信号,但又担心是我想太多……(过山车般的心理状态图片)

3月25日,我就收到了港科大MPP Programme Office发来的推研邮件,我不敢相信,在等offer的几天时间里都觉得自己在做梦。

回顾自己申请港科大MPP的全过程,我认为我在面试这一环节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从而“逆袭”。其实面试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在准备入学面试前,需要到项目的官网全方位地了解该项目,包括课程设置、就业方向等。在面试中,应该身着正装,全程保持微笑。我习惯在教授提问后,先说“Thanks for your question”,再回答教授的问题。在面试时,表达出你对项目的熟悉度与喜爱度十分重要。可以在自我介绍时说明自己为什么要申请这个项目,这个项目的哪些地方吸引了你,也可以在反问环节时询问教授有关项目的问题。

申请的这一路上,有过不顺心,也有过焦虑、烦恼。但好在我没有放弃自己,没有放弃三年前的决定。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都可以去追求自己想追求的东西,但前提是选对路,走准方向,足够坚定。

老师
我是 的搭档
联系我
已为您分配留学咨询顾问老师 ,请等待顾问老师和您联系。
如需更换老师进行咨询,请联系客服
400-183-1832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
您的会员等级不足
前往指南者留学App查看等级详情
取消
立即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