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者学员投稿
申请经验分享
D学长
本科:东北财经大学 保险学
GPA:3.1 雅思:6.5
实习经历:
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华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工作经历:
上海某国际股份制银行 公司业务部项目经理
录取院校:
华威大学 方案与项目管理(PPM)
华威大学 国际贸易战略运营专业(ITSO)
曼彻斯特大学 管理信息系统(MIS)
- 坎坷的申请历程
我是在去年3月的时候,和指南者签约。在签约的最初有去香港学校的打算,后来决定转申英国。因为我当时申请的时间相对比较紧张,所以我采取了边考雅思、边申请学校、边找工作的策略。
大约是在去年9月份,在指南者老师的帮助下我确定了想去的学校,设计好了整个申请清单。英国我重点申请的是布里斯托的投资金融专业和KCL的银行金融专业。
但是在接近12月的时候,我发现今年的申请形势相对比较严峻,感觉到申请难度明显不一样。并且在申请提交之后的一个月,就收到了这两个学校的拒信。收到拒信后指南者老师帮我开始加申新的学校,最终在3月份收到了华威大学的方案项目管理专业的offer,还有曼彻斯特大学CPM和MIS专业的offer。今年4月份,我再次向华威大学提出了申请,要求转专业,于是就由方案项目管理专业转到了国际贸易专业。在5月份考出了符合华威大学要求的雅思成绩。
回顾我的申请历程,由于我个人对专业的选择没有明确的方向,导致我的经历比较坎坷,好在指南者老师给了我很多建议和帮助,最后也算比较圆满地结束了我的申请。
- 选校选专业
选校选专业是申请过程中比较重要的环节,我个人是以就业为导向进行选校和选专业的。
- 弱硬件选校选专业的基本思路
我所选择的学校都属于QS排名前十的学校,但是专业的选择并没有明确的方向。所以我的思路是优先学校排名,之后再考虑学院和专业。经过我的筛选,我觉得可选的学校基本就集中于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曼彻斯特大学以及布里斯托大学。
但是最开始申请的结果是不太好的,主要是因为我的硬件水平不好,而且我当时是属于无雅的申请,所以很被动,希望有时间的同学一定要先提高自己的硬件水平,这才是申请英国的硬实力。
于是我就开始寻找新的出路,和负责我的指南者留学的老师沟通,尽量寻找今年和我个人申请背景差不多但是成功的案例。在看这些案例的过程中,我最终发现了华威大学的方案项目管理专业、曼彻斯特大学商业项目管理,还有信管理信息系统专业这三个专业,于是就继续着手申请,最终获得了录取。
就我个人的建议而言,如果将来大家想找留学机构帮你申请,大家一定不要觉得找到中介就觉得万事大吉,留学是你自己的事情,一定要多和你的中介老师进行交流沟通。最后能申请到好的学校和满意的专业,最终开心的还是你自己。所以希望各位同学多去了解留学这方面的信息,开拓渠道,这样能让自己对整个留学的申请进程有掌控的能力。
- 信息来源渠道
- 百度贴吧
百度贴吧上面经常会有一些学生晒自己的录取背景,也有同学在贴吧上晒审理进程。百度贴吧的优势就是可以通过类似模糊查找的方式,找到很多和自己有类似申请想法的同学,同时寻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 新生群
第二个推荐的是新生群。我会在百度贴吧上去寻找今年的一些新生群,或者是国外大学的中国招生办建的微信群。同时也加入了指南者留学这边的英国留学交流群,大家可以在里面交流心得和一些最新讯息,有问题也可以找群里的老师询问。
- 有所取舍
有很多同学不仅想去好学校,还想去比较热门的专业。我个人的看法是,如果你仔细了解一下国内各大公司的招聘,你会发现绝大多数公司会对学校有较为严格的规定。
对于国外院校,招聘时首先会衡量学校的排名,所以我个人会在保证学校排名及知名度足够的情况下,再尽量去考虑专业这个问题。
如果在硬件不足的情况下,我建议大家还是要有所取舍。但我的建议不是绝对的,如果你对自己的专业极其了解,并且如果转换专业会扭曲你的职业方向,那么我就不推荐你像我这样去换专业。
我本科是金融方向,硕士申请的是国际贸易,但这种专业的转换对我的职业方向影响不是很大,而且还会有一定的帮助,所以这个时候我会更加倾向于学校名气。
- 职业规划建议
毕业后,我选择GAP了一年,在这期间我也有过一段全职的工作经历,本科也有几段实习经历,通过实习+全职的工作经历,我也大致确定了我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
- GAP一年的工作经验
GAP的这一年,我个人选择了工作,从事的是商业银行的对公业务。简单说就是负责给上市公司或大型国企进行贷款管理或者资金管理,从中赚取利差收益。其实一些证券公司、投资银行部门或者基金公司,他们专注于公司的股权业务,而银行对公业务这边主要对于专注一些低风险的债券业务,就是固定收益。所以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基本是相互贯通的。而且在金融领域,固定收益业务应该是最主流,也是规模最大的业务。
对于我个人来说,GAP一年是对我的职业规划和申请学校所做的准备,既能丰富软实力,也让我更加确定了自己的职业目标。
我本科学习的是商科,对于读商科的学生,读硕士基本都是想毕业后去券商、投行或者外资投行这样的岗位和部门工作,既有相对高端的精英身份,又会有不错的薪资。但其实有非常多同学却对这个工作了解特别少,甚至还有很多同学不知道这个部门到底是做什么的,所以一定要去深入了解你所期待的工作,看看这个工作是否真的符合你的性格和期望。
通常来说,这样的岗位一般都需要名校的硕士学位和相对足够的行业经验。我个人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希望通过出国深造这个方式来达到这个门槛,同时不断的去实习或者工作,深入了解这个行业的规则以及业务流程。
- 如何确定未来职业规划?
我对于留学的选择就是就业导向性。首先应该想清楚,你个人的目标到底是什么?未来想做什么?想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做什么样的岗位,在哪个城市去工作,想追求大约是什么样的生活?这些你都应该去考虑,考虑清楚之后,再开始思考需要为你想的这些东西去做什么准备。大家一定要有前瞻性和目的性。
我在大一大二的时候也是迷茫期,于是我就选择去实习了。在实习的过程中我逐渐认识了金融这个行业,之后就明确了自己的职业目标,想去券商的投资银行部做发贷和并购的工作。因为在实习的时候,可以真真切切地去感受公司的工作氛围,也可以和公司内部的员工去交流,去了解各个部门的工作状态、运作情况以及薪资情况,这和你在学校空想、干学书本是完全不一样的。有过工作经验的人给你的经验才会更实用,而且更符合社会现实。
在有基本目标之后,我又规划出要实现这一目标,大体要做到什么样的程度,要做到哪几点。最后我的规划是一张名校的硕士文凭,一张注册会计师证书和相对的丰富的行业经验及人脉,之后我做的事就主要围绕这几点来展开。
通过这种方式,你会把看起来比较难实现的目标进行细化,再利用好本科的时间,把你能做的部分逐一攻破,这样自然而然到最后就会达到你的目标。
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大家对自己的留学规划也会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与此同时,你也会清楚在留学期间应该做些什么事情,这样就把你未来的职业规划和你的学习规划衔接起来了。
- 实习规划
很多人不会像我一样gap一年去工作,建议大家在大学期间多找实习,利用本科相对充裕的时间,特别是寒暑假,多做实习。
就我个人来说,我本科阶段有三段实习经历,都是大连的券商,也加深了我对金融行业的认知程度,提高了对现实社会的认识,其实在无形之中就是提高了自己的个人能力。
不论将来你是参加学校的入学面试,还是未来找工作的面试,实习经历都会对你帮助很大。因为通过实习你会接触到行业里的人,会知道他们想要招聘什么样的人,而且会丰富你的个人经历。你的谈资都来自于你的经历,你有较为丰富的经历,以后面临面试的话也会更加有底气和信心。
我个人认为大家的实习大约应该维持一定的节奏。以非一线城市的地区来说,首先在大一大二的暑假或者寒假去找学校本地或者家乡本地的实习。第一份实习不用太高端,只要能让你对行业有初步的认识就够了。
在一两个简单的实习之后,你就可以去投递北京或上海等一线城市的实习。这个时候有了一定的经验和专业基础,就可以去争取一线城市大的平台的实习机会,让自己的能力进一步的提升。
- 寻找实习的渠道
我找实习的渠道有:应届生求职网,还有公众号推荐,有一些公众号会有内推的信息公布,以及师兄师姐的推荐;另外指南者留学针对签约学员也会定期推送实习信息。
我建议大家多去探查自己的学校是否有校友群,里面定期会有优秀的实习内推资源。加入到这种群里,一方面很有可能获得优质的实习机会,另一方面也可以以校友为纽带,扩展自己的人脉。
在一线城市上学的同学,实习的机会真的很多,所以大家一定要好好抓住机会,丰富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
- 最后的话
我的留学之路,似乎比其他人的更为坎坷一点,所用的备考时间,似乎也比别人要更加长一些。但是最后的结果是好的,这一切也都是值得的了。
很感谢指南者老师们对我的付出以及对我所做出的帮助,最后也借帮我申请的指南者老师的一句话送给大家,其实留学这条路不用走得太急,走得稳也挺好的,最后能取得好的结果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