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为指南者留学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
“什么?港中文全体学生喜提延毕?”
别急!延毕可是好事!
今年5月份,香港中文大学突然调整了24fall的毕业时间,取消了原本的11月毕业时间,强制所有学生7月毕业。而7月的毕业时间,会影响一大批内地学生的秋招就业、考公考编、甚至还会影响学生们的留服认证!
这一背刺内地学生的改动,也瞬时引起大批学生的不满,纷纷向学校“上书”请求延毕,沸沸扬扬闹了好一阵子。历经7个月的斗争,港中文终于向大陆学生妥协了:
就在前几日,港中文宣布了毕业新规,任何人都可以选择1.5年毕业!
“太好了,是延毕,我们24fall学生终于有救了!”
“两次秋招真的别太爽好吗?”
“500元换多一次秋招机会,真的别太赚.....”
许多同学还不知道港中文延毕代表着什么,下面指南君就带大家分析分析,港中文这次毕业时间调整给内地学生带来了哪些利好消息!
01
500元换一次秋招机会?
时隔7个月,港中文终于妥协了。
香港中文大学原本有3个毕业时间可以选择,也就是3月、7月、和11月。也不知道今年五月份的港中文受了什么刺激,突然宣布自24fall起,针对无夏季学期的专业实施新的毕业政策,学生一旦满足学分要求,就强制7月31日提前毕业。
这一毕业时间直接影响24fall学生能否享受“应届生”身份优待,对一大批同学的秋招就业、考公考编、留服认证以及落户优惠政策造成负面影响。
而经过学长学姐的勇敢争取,港中文在前几天也宣布了毕业时间的新调整,恢复了原本的3个毕业时间选择。
研究生教学课程的学生可以在同一日历年内申请一次更改到不同的授予日期 ,即
1)从3月31日至7月31日或10月15日
2)从7月31日至10月15日。
对于10月15日授予的学位,学生可以在10月15日或11月15日之间选择证书日期。一次性申请是不可撤销的。无论申请是否成功,都将收取500港元的管理费。
也就是说:选择10月15日毕业时间的同学,7-10月延毕期间不用上课,对大陆生的利好是可以参加两次秋招,和之前相比,除了继续保有“入学即使秋招”的机会,又多了第二年的秋招机会。
500元,换一年秋招机会,可以说申请港中文的同学赚麻了。
悬在24fall学子心里的大石头总算落了地,而25fall及其往后的同学也喝上了汤。这次毕业时间安排变动对于港中文毕业生实在太重要了,大大减缓了一年制在读期间的求职焦虑。
但也有同学问了:“留学生7月毕业和11月毕业究竟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延毕对于同学们来说是利好消息?”
02
7月与10月毕业有什么区别?
“7月难道不是正常毕业时间吗?大陆高校就是7月毕业,不见得有什么负面影响。”
众所周知,大陆高校一般9月开学,7月毕业。如果我们以本科为例,那么大学的课程安排就会变成:大一至大三上课,大四求职与毕业;而应届生求职最重要的秋招会,也在大四第一学期的9月开始。
而港硕是一年制,一年制也就意味着同学们刚入学,就踏入了意义上的“毕业季”,入学即秋招,一边求职一边兼顾学业......到时候一手抓ddl,一手抓实习,一手抓秋招,一手抓绩点,一手抓考公......
而10月毕业,则极大延缓了一年制所带来的弊病。
如果选择25年的10月毕业,那学生可以参加24年的秋招、25年的春招和秋招;而选择25年7月毕业的学生只能参加一次24年的秋招,无法参与部分企业24暑假实习生留用计划。
这边我们以25届毕业生为例,具体分析一下7月毕业与10月毕业究竟有哪些利弊。
1
企业秋招
众所周知,对于想要回内地求职的留学生来说,校招无疑是一大跳板。校园招聘分为春季和秋季两大战场,而众多优质企业更倾向于在秋季招聘中投入重兵,甚至一些互联网巨头的秋季招聘序幕早在7-8月就已悄然拉开。
对于秋季招聘的候选人,大多数企业对其毕业时间有着严格的要求。这边指南君也为大家整理了7月毕业时间和10月毕业时间对于企业秋招的影响。
总结如下:
?7月毕业:那么从入学之初就投身秋招,时间紧迫,缺乏积累实习经验的机会,无疑会让就业之路更加崎岖。即便有学生在入学之初就顶着巨大压力成功斩获工作机会,学校在7月31日颁发毕业证书,而领取证书却需等到一个月后。
?10月毕业:如果选择在次年10月毕业,无论是春季招聘还是秋季招聘,学生都有机会参与两次,这样的机遇无疑是双倍的。
2
考公考编
对于想进体制内的留学生来说,国考和省考无疑是最重要的途径。
国内本科同学如果要以应届生身份参考国考或者省考,往往是在大四的11月、12月报名参加考试。
而国考和省考对于留学生的要求更加严格,往往需要同学们有留服认证才能够报名参加笔试,而尚在学业中的留学生是无法获得留服认证的。
?7月毕业:这也就意味着如果选择25年7月毕业,那么同学无法参加24年11月、12月的国考与省考,只能转而参加25年11月的考试,而25年参加,已经不被认作是应届生了。
?10月毕业:则完美避开了留学生考公考编没有应届生身份的悖论。可选择的岗位更多,竞争也不会那么激烈,上岸难度也是大大减少。
以2024年上海事业单位补招岗位数据为例,非应届报名人数共计1244位,应届毕业生报名人数只有439位,差距几乎能达到三倍,竞争比分别为6.9:1和4.7:1。
03
如何规避毕业难题?
从以上我们不难看出,毕业时间对于同学们的求职、未来职业发展其实都有一定的影响。在指南者的学员求职过程中,也有受到毕业时间困扰的同学:
新国立 K学长
毕业时间:8月31日
前面说过,我所就读的可持续发展与绿色金融项目是一年制,但它的毕业时间却很尴尬——8月31日。因为国内院校基本都是6月底、7月初毕业,因此,各大用人单位特别是国企央企都要求校招员工7月底前必须拿到毕业证并入职。
这一微妙的毕业时间让我在2023年的秋招季中能投的岗位很有限,但2024年秋招很多公司却又认为我已经毕业,不能算作应届生,这使我能抓住的机会数量更少。
港大 L学长
选择延毕一年
就周边接触到的情况来看,3/4的full-time的同学会选择一年毕业,并在11月取得学位证进入下一步的规划当中。我选择了当那1/4的同学去延毕,我选择再多一年,积累的同时尝试发现更多机会。而两年毕业对于我的学历或是找工作本身而言都不会产生大的影响,所以两年毕业算得上是对我来说的最优解。
而指南君也为大家整理了其他一年制硕士的毕业时间:
那么,对于一些毕业时间不可选,面临毕业时间尴尬难题的同学又要怎么办呢?
1
应届生身份放宽带来新机遇
不用慌,就在前几天,上海放开了关于应届生身份的认定,只要毕业时间在两年内,都可以被认定为应届生。这一规定下,不管留学生是哪年毕业,都不会出现“毕业即往届”,错过应届生身份的难题了。
而港中文毕业时间的调整更是夸张,意味着港中文同学或许可以拥有应届生身份下的三次秋招!
而上海只是打响了应届生界定放宽的第一枪,山东、湖南、贵州、广西等多地人社部门都在发文放宽应届毕业生身份的认定标准。未来留学生的应届生身份难题,会逐步成为过去式。
2
春季项目远比想象中香
大家都忽略了一个沧海遗珠——春季项目。
春季留学项目,顾名思义就是在春季入学的项目,通常在1月至4月之间正式开学,毕业时间也大致在1月、2月。在申请要求、教学质量、学历认可度方面和秋季项目都没有任何区别。
相反,春季项目完美规避了所有毕业时间难题,而又由于考虑春季入学的同学人数要少很多,因此在申请竞争激烈程度这方面,春季项目的申请难度要大大降低。
而在港新高校之中,能提供春季项目入学的,主要集中在新二和港科,各位同学可以留意一下。
放开的毕业时间与应届生身份,也让一年制硕士变得更香了。
相比国内冗长的学制,一年制能够更快以研究生学历进入求职市场,还享有双份秋招求职机会,只能说真的赢麻了......
目前,25fall申请正在进行中,各位意向留学的同学也该行动起来了!
END
▼
需要一对一留学规划指导
扫码添加小助手,获取专属顾问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