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为指南者留学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
学员背景
L同学
一、留学目标
和大多数同学相比,我产生留学想法的时间还是比较早的。早在大一的时候,我就有了转专业的想法,再加上ACCA的学习,我就萌生了未来在金融财会领域就业的初步打算。深知跨专业考研的艰难以及对名校的向往,留学对当时的我来说就是最合适的选择了。
而说起我与港中深的情缘,大概要追溯到大二的时候了。由于我未来是打算在大湾区就业的,当时在翻港校目录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这个宝藏院校:地处深圳,在拥有优越实习就业资源的同时还能享受到世界一流院校的师资和全英文授课形式,瞬间吸引了我所有的目光。
随着对CUHKSZ了解的加深,我发现它的会计学专业尤其符合我的期望。在其他院校的ACCT项目还比较偏专业会计的时候,港中深的ACCT项目就已经可以选择会计分析方向了,学生可以接触到很多数据挖掘和商业分析类课程,在掌握专业能力的同时,还能具备分析与实践的应用能力。结合当下大数据时代的背景,我认为这样的课程设置对增强我未来的就业竞争力是有很大帮助的。

此外,从这两年深高金(港中深的经管研究院)的就业报告来看,港中深ACCT项目应届生的就业情况是越来越好的,19年毕业生的平均薪资就已经有20w+了。因此,项目的申请bar也是水涨船高。接下来,我就跟大家具体聊聊我的准备过程和申请经验吧。
二、留学准备
除了院校背景以外,GPA大概是留学申请时最看重的指标了,高均分绝对是申请时的大杀器。大二开始我就比较有意识地刷高绩点,各科基本都保持在90+。同时考虑到我是跨专业申请者,在专业背景方面可以说是毫无优势,因此在选课时也多选择了一些会计相关的课程,并且努力获得更高的成绩,这样一来既可以证明自己在会计专业的学习能力,后期找相关的教授写推荐信也会更加容易。

虽然我的雅思分数还不错,有7.5(6.5),但考试的过程还是相当波折的。一战的时候,其实时间比较充裕,但我只在考试前刷了两套题,最终只拿到了6.5,以这个雅思成绩申请港三新二的商科专业其实是不太有竞争力的。在准备二战的过程中,又不幸碰上了疫情,前前后后转考了4次,间隔了大半年才考上试,最终终于成功出分,度过语言关。
在这里我还是建议大家,如果条件允许的话,雅思考试尽量不要拉长战线,紧凑高效的短期准备其实是更有效的,给自己规划的复习时间过长反而会影响效率。如果英语基础不错的话,一个月的准备时间就足够了,一定的紧迫感会让自己更加高效。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雅思复习方法,大家还是要找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能直接照搬别人的。在正式备考前我也看了很多某乎上的备考经验贴,但那些推荐的参考书大部分最后都被我搁置了,所以参考书在精不在多,每科一本足以,主要还是要以官方的剑桥真题为主。
阅读和听力我都只做了真题,如果听力填空题错误比较多可以先听王陆语料库;口语用雅思哥App,考前将话题过一遍;写作我是看了Simon的写作课并总结出了自己的常用模板,如果有时间还可以去看看他的36篇写作范文,里面的表达和用词都非常值得借鉴。
在制定完详细计划后,有效地执行才是最最重要的,摆脱拖延症,尽早啃下语言这块硬骨头可以为其他方面的背景提升省下很多宝贵的时间。
在商科申请时,实习是很大的加分项,尤其对于跨申选手来说,有几段高质量的专业相关实习是能够弥补自己专业背景上的劣势的。因此我在找实习方面的意识还是比较强的,大二就正式开启了自己第一段商科实习,到申请前一共积累了四段实习:投行、咨询、宝洁供应链和银行。
除了第一段实习的申请比较艰难以外,后面找实习时其实是越来越顺利的,所以最开始大家也不一定非要追求Big Name, 在年级和经验都受限的情况下,银行或者内资所都是一个不错的开始。

除了有较早的实习意识以外,我在实习方向的选择上也比较有目的性,尽量围绕财会和金融方向。在后期大三大四的实习申请时,就可以把目标放在一些头部公司上,相比寒暑假实习生的招聘,这些公司日常实习生的录取要更容易一些,及时关注一些企业公众号和实习App都能够获得一手的招聘信息,指南者的实习库也是很好的实习资源。
在每年的3月份左右,港中深会进行夏令营的提前批录取,和国内保研不同的是港中深夏令营不需要推免资格,985/211专业排名前30%(双非前10%)的同学都是可以参加的,但是相比正式批次申请,夏令营提前录取bar要高很多。
由于疫情缘故,今年港中深夏令营主要就是围绕笔面试进行的(正常是线下很多活动的),跟正式申请时的面试流程一致,面试全英文,分为三个part: 简历面、专业面和case面。
简历面:教授会针对个人履历问一些问题,如通过某一段实习学到了什么,你的职业规划等等;
专业面:会针对会计学和财管方面问一些专业知识问题,因此提前进行全面的专业知识复习还是很有必要的,我之前在ACCA上的学习就对我帮助很大;
case面:要进行一段案例分析,由于case是面试官口述,设备不太好的话就很难听清,因此要尽量抓住关键词,此外逻辑性、口语以及自信的心态都是面试官关注的重点。
大概是由于疫情的缘故,今年夏令营真的可以说是神仙打架,我就是不幸被神仙误伤到的小菜鸟,虽然夏令营被最终wl了很遗憾,但是跟其他人对比之后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并能够有针对性地对自己的背景做出改进。
三、留学申请
在正式开始留学申请前,我先花了比较多的时间挑选留学中介,可以说市面上叫得出名字的中介我几乎都有咨询过;在多方比较后我觉得还是指南者留学的顾问老师更加专业,制定的选校组合也更加合理,所以我最终还是选择了指南者留学。
签约后,我就开始和中介的老师一起进行文书材料的准备工作。这里也建议大家尽早将文书准备提上日程,最好在大四上开学的时候就可以早早完成,以便在第一轮就提交申请,毕竟港新地区,越早申请,录取的机会也就越大。
推荐信上需要尽早与教授确认好,同时考虑到教授可能要给很多同学写推荐信,做一个ddl list给他是比较保险的。
PS方面大家也不能完全当成留学机构的事情,还是要自己多上心去配合和跟进,在过程中有任何想法都可以及时和老师进行沟通。我自己在申请的过程中就对自己的文书比较上心,对PS有任何疑问和新想法都会及时和文书老师提出来,指南者的文书老师也都会配合我做出修改或者告诉我这样写的理由。总得来说整个过程中我还是参与度满满的,最终出来的PS定稿我也非常满意~
1-2月:准备简历、推荐信等必要文件申请夏令营
4-6月:港中深夏令营
7-8月:备考雅思
9月:雅思出分7.5,提交CUHKSZ ACCT申请
10月21日:CUHKSZ面试邀请
10月27日:进行ZOOM面试
11月17日:收到CUHKSZ推研信
11月25日:收到CUHKSZ正式offer
至此,我的申请季也就在11月底早早结束了。
和很多同学相比,我是幸运的,可以得到梦校的眷顾;但回首走过的申请之路,其实也并非一帆风顺。在今年疫情的严峻形势下签署放弃保研通知的那一刻,我也曾质疑自己,是不是真得做了正确的决定;当学校考试周和ACCA考期又一次撞到一起,在自习室复习到凌晨4点的时候,我也曾看着窗外的朝阳沉思,这种辛苦真得值得吗?但好在,我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而手握offer的这一刻,我知道,这一切的放弃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我想,留学准备永远离不开的就是“规划”和“坚持”,尽早规划为我们减少了走弯路的机会,而无论你计划如何,目标怎样,只有坚持下去才能获得最好的结果。所谓无底深渊,下去,也是前程万里。最后,祝大家都能拿到自己心仪的o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