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遇到问题
Q:长时间接收不到验证码怎么办?
A:您可以拨打我们的客服热线400-183-1832进行语音辅助
没找到相关问题?点此联系客服
选择国家地区
指南者留学logo
指南者留学
选校/定位/规划 必备工具
打开App
6申5中!工科女孩将港大、港中文、港科大offer全都拿下
指南者留学 季筱奕 2021年03月17日
阅读量:3276
收录于合集

学员背景

L同学

 

本科背景
西南大学 自动化
GPA:84.68 雅思:7

 

录取学校(2021年秋季入学)
香港大学 电气与电子工程
申请时间:2020.11.16
录取时间:2020.12.07
香港科技大学 集成电路设计工程
香港科技大学 电信学
申请时间:2020.11.16
录取时间:2021.01.22
香港中文大学 电子工程
申请时间:2020.11.16
录取时间:2020.12.18
香港城市大学 电子资讯工程学
申请时间:2020.11.17
录取时间:2020.12.13

 

我的本科专业是属于“3+2”中外合办专业,即三年国内本科(西南大学)和两年海外硕士(西澳大学)。本科期间,我们所用的教材都是外文教材,内容与其他非中外合办的自动化专业有些差别,就大陆高校考研来说,我们会比较不占优势,所以就没有考虑考研这个选择。

因此,从大一入学到大三上学期的这段时间里,我对未来的规划就是跟随项目走,去西澳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但在大三末整理去西澳大学的材料和履历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的成绩和经历已经远远高于西澳大学的入学要求。经过仔细思考斟酌,我最终决定申请其他学校。

一开始我申请了英国高校,但是随着中美关系,疫情控制不力等多方面的影响,转而选择英国学校的申请者人数猛增,实在有点“卷”,我评估觉得能拿到理想学校offer的机会渺茫。接着,我结合国内外形势、教学质量、地理位置、生活环境等因素,定下了去申请港校。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以港校工科授课型硕士项目为例,来分享我如何在GPA不高的情况下,接连成功收获5个offer的一些经历感悟,介绍提升软实力的方法给大家,并谈谈女生学习工科的感想。

 

  • 01 #找到指南者留学,共度申请季#

 

最早知道指南者留学,是在社交媒体上发现了他们家的APP,最吸引我的是它里面可以非常方便快捷地搜索到不同国家地区学校的排名,学校所设立的学院和开设的专业,以及每个专业的介绍、课程设置、申请要求等众多信息。可以说是一键即可查看比较全面的学校专业信息,不必再浪费时间等待官网缓慢的加载。

最终选择指南者留学是因为受到身边同学的极力推荐,后来整个留学申请过程下来,老师负责不敷衍的态度、专业的知识储备、丰富的经验、高效的办事效率带给我的体验感非常完美,最终也如愿收获了理想的offer。所以在我看来,这是一家非常值得推荐的机构!

 

  • 02 #港校工科硕士申请你需要知道的事儿#

 

对于留学申请来说,基本需要满足以下等式:申请者综合实力=本科学校背景+成绩(GPA+语言)+文书(软实力)

 

下面我将分别针对这四个影响综合实力的要素来扩展说一说我的个人理解。

 

  • 【本科学校背景】

 

985/211学校的学生更受青睐,对,事实就是这么残酷。那普通一本的学生真的就没戏了吗?当然还是有的,只是可能性非常小(如下图所示)。


这类学生一般除了学校背景比较弱之外,成绩和经历一定会很出彩,甚至有1-2年的相关工作经历加持,才足以打动招生官。其他专业的同学可以下载指南者留学APP查看心仪专业的录取分析情况,了解与自己实力相匹配的学校专业,高效地选校定位。

 

  • 【成绩(GPA+语言)】

 

本科专业成绩方面,申请时需要提供前6学期的成绩单、GPA和均分证明,学校会在官网上公布不同专业的录取条件。比如港大、港科、港中文、港城大这四所学校,硬性标准是均分80+(B等及以上)。如果你有85+的均分,那么申请成功率会更高一些;如果是80低分飘过的同学们,就很需要竞赛科研等经历来增加竞争力了。

 

我的GPA是84.68,由于决定申请的时候已经大三下学期了,没有机会再重修刷分,所以以这个成绩去申请QS TOP30的学校是处于一个比较劣势的地位。


语言成绩方面,香港和新加坡的学校需要申请者在递交申请的同时提供合格有效的语言成绩。与英国、澳洲学校不同的是,不能在递交申请之后补交语言成绩。所以,想要申请的同学们一定要提前规划,最好在申请开放前考出理想的语言成绩,不然在时间紧张的情况下会非常影响考试状态。

就工科而言,港新两地的学校语言要求并不算高,一般只需要雅思6-6.5(小分不低于5.5),托福80-85即可。另外,香港城市大学还接受大学英语六级CET-6成绩。所以,其实语言这块想要达标并不难,当然分数越高还是越有竞争力的。

我的语言成绩是CET4:543,CET-6:563,雅思7分。雅思备考报了线下课,从开始上课到首考用时一个多月,过度紧张导致题没做完,考场上心态爆炸,首考6分。紧接着开始第二次雅思考试,当时由于出分日期紧逼申请的第一、二轮截止时间,所以也算是背水一战,好在第二次考出了合格的语言成绩7分( L:7 R: 8 W: 6.5 S: 5.5 )。

此外,港校的工科硕士申请不需要笔试和面试,真是非常惊喜意外呢。那么,在学校背景和硬件成绩都已成定局前提下,让自己的文书脱颖而出就成了被录取的制胜法宝。

  • 【软实力提升】

 

文书材料主要用于呈现软实力,通常包括一封简历、一封个人称述、两封推荐信。在简历中需要介绍3-6段主要经历,并对自己的某段经历做简短客观的描述,只要介绍自己的工作内容以及所获成就即可。在个人称述中需要针对这些经历进行细节性的描述,重点体现自己想法中的亮点与众不同之处;遇到什么困难以及如何解决克服的;自己得到了哪些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提升,收获和感触等。


实际上,这些都是需要申请者在真实参与了实践项目之后才能描述出来的,没有办法凭空想象或用他人的经历来滥竽充数的。大家不要低估了招生官的智商,假的永远是假的,所以还是要脚踏实地地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在没有面试笔试的工科申请中,这也是除了学校背景和成绩之外,你与招生官之间“最近距离的交流”。体现出自己的实践能力(科研能力),用足够多的与申请专业相关的成果来支撑(包括专业实习、竞赛、科创项目、已发表的论文、专利等),自己的文书才能让招生官眼前一亮,记忆深刻。

我在软实力上比较突出的是竞赛经历和科研项目,所以留学申请的重点就放在竞赛经历的描述上。

科研项目方面,如果遇到心仪的专业授课老师,就要积极一些,争取成为他的科研助手,向老师表达自己的求知欲,请求老师带领你做项目。一个普通竞赛时间是4天左右,而一个科研项目少则为期6个月到1年,所以,如果有固定的组员,长时间形成的默契能让事情事半功倍!其实我在初期也了解到指南者留学针对不同专业推出了项目实战训练营,有兴趣可以去了解和尝试。

竞赛经历方面,我将针对数学建模竞赛,给大家介绍一下我怎么接触到这类竞赛和准备比赛的,希望能给存在疑惑的同学带来一些帮助。

首先介绍一下我在大学主要参加过的竞赛:

  •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 / ICM)
  •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 MathorCup高校数学建模挑战赛
  •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重庆市级赛)
  •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重庆赛区“TI”杯)

 

(1)接触

 

大一时,我和大部分萌新一样,享受着和紧张高三生活截然不同的大学生活,轻松自由却又对未来感到迷茫。后来,在一个保送清华的师哥的分享会上,我了解到了美赛,美赛是一个唯一的国际性数学竞赛,也是在世界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数学建模竞赛。和其他比赛相比,美赛对参赛者的门槛要求并不高,比赛也没有标准答案,能合理解释就可以,比赛获奖率也很可观,让我有了很想尝试的念头。

 

(2)组队

 

比赛一般都是一年一次,机会难得,提醒大家一定要密切关注比赛消息,不要错过了比赛时间。在可能的条件下,找自己熟悉的和有比赛经历的队友是最好的!

 

(3)赛前准备

 

知识:

虽然图书馆能借到很多关于数学建模的教材,但是对于时间紧凑的比赛小白来说,个人建议先看看往届的赛题和O奖F奖优秀论文,学习借鉴别人的论文结构、格式排版,归纳每种题型的基本模型,看看自己擅长哪一种题型,在比赛选题的时候能着重去考虑,这会比直接啃一本建模书更有效地应对即将到来的比赛。

 

技能:

负责论文写作的参赛者至少能运用word文档进行写作,能运用LATEX进行排版和数学公式的编辑更好。能运用Matlab或者Phython进行基础编程。美赛官方出版过一本书《正确写作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论文》,强烈建议初次参赛者一定要读这本书,对论文写作的帮助非常大。

 

(4)赛后感受

 

对于初次参赛的同学来说,建模比赛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实践能力,如何在网上查找所需数据,如何快速学习一类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如何根据实际生活中不确定因素优化代码,如何通过电脑绘图来直观展示自己的想法,如何撰写英文论文,如何进行团队合作等。

 

通过参加比赛,在比赛中发现自己的潜能,找到自己喜欢、擅长的部分或者短板,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 03 #女孩子学工科的小小感触#

 

长久以来,大众可能对女生学工科是有一些偏见的,觉得女生不适合学工科,或者女生在这方面的天分不及男生等等。事实上,很多人并不了解这门学科,因为工科不像教育、医疗、经济那样直接地贴近生活,但其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工业的产物。

或许学科之间有热门与小众之分,但却没有优劣之分。在收到港大工学院的offer之后,我在某社交平台上发表了一段关于女性独立与工科学习的感想,并收到了香港大学官方账号的回应与支持。在这里想鼓励一下大家,要坚持自己的选择,相信自己的能力,选择自己感兴趣和能胜任的学科!

以下内容为观看@六层楼先生 微博视频“女性的至暗时刻”有感。

做一名新时代的独立女性,我很早以来将它作为人生的信条并将这个观念渗透在了人生每个重要的选择之中。我清晰地记得这个想法的萌生是在初中时期,或许这与我接受的教育和自身性格有关。

作为一名本科是自动化的工科女生(男女比例>4:1),很多大学同班的女生在研究生阶段决定转专业,去了更偏文科的专业,原因是工科实在是不适合女生,当然每个人有各自的立场和选择,旁人没有权力去评头论足。我在研究生阶段依然坚持学习电子电气工程这门“烧脑”的工科专业,并顺利获得了香港大学的ee offer, 除了对这个专业的喜欢,我更想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修正大众对于女生不适合工科的偏见。

“在过去的时代,生育和婚姻可能对于女性来说一种宿命,但现在生育和婚姻对于女性来说更多是一种选择”。不要用惯性的思想禁锢自己,人生还有更多的可能和更美的风景在等着我们。当一名女性的价值和思想不依托于别人而独立存在的时候,这样的女性在我眼中是闪闪发光的。

希望每一位女性都能成为自信,有独自思想的人!未来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取决于每一位女性对于社会贡献的力量,希望社会能在更多方面对女性温柔以待。

最后,放上我的申请时间轴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都能如愿成为更好的自己。

 

  • 19年2月至20年3月:参与六段竞赛和一个科创项目;
  • 19年7月:决定申请香港硕士项目,并咨询多家留学中介机构 ;
  • 20年8月:1日,确认与指南者留学签约;3日,确认申请学校、专业,开始撰写文书;
  • 20年8月至20年9月:雅思学习,雅思首考(6分);
  • 20年10月:雅思二考出分,7分;
  • 20年11月:文书完善,提交申请;
  • 20年12月:香港大学发来第一份offer,香港城市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分别发来offer;
  • 21年1月:香港科技大学发来2个offer;
  • 21年2月:收到香港大学推研,交占位费;
老师
我是 的搭档
联系我
已为您分配留学咨询顾问老师 ,请等待顾问老师和您联系。
如需更换老师进行咨询,请联系客服
400-183-1832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
您的会员等级不足
前往指南者留学App查看等级详情
取消
立即前往